
虑到,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盘整,去年A股和港股有43家房企遭遇业绩亏损或下滑,更有多家上市房企发生债务违约的恶性事件,恒大“大象起舞”的表现可谓十分惊艳。
为啥恒大这么牛?明源君认为,这得益于其大战略、大格局。如果更加精炼一点,那么就是两个字:转型!前瞻、坚决的转型!

其次,狠抓管理和团队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俗话说,过犹不及。高周转没错,但过度追求规模和高周转,却容易为了高周转而高周转,导致安全事故。
恒大追求适度规模,将速度降下来,使得其可以更加从容,将精力聚焦在提升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和打造精品上。
在产品打造方面,恒大全力打造全环节精品,项目施工单位必须为全国前十强,所用材料均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园林环境均按豪宅标准设计,并通过配套先行、升级物业服务、完善售后等措施,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为老百姓提供高性价比的精品住宅,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此外,恒大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降低了销售、管理费用率。
而且,恒大的土储成本超级低。截至2018年年底,恒大在228个城市拥有项目811个,土地储备达3.03亿平方米,平均土储成本仅1635元/平方米,为龙头房企最低,而且大部分位于一二线城市。这一方面得益于恒大在2013年即加大一二线的布局,另一方面得益于恒大宣布“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型之后,拿地更加严格审慎,避免了土地市场特别热时拿高价地。
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廉价的土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了恒大销售稳健增长,确保利润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恒大的利润率也表现抢眼——年报显示,恒大2018年核心利润率增3.8个百分点至16.8%,净利率增4.2个百分点至15.5%;毛利率增0.1个百分点至36.2%。


第二向是健康板块的转型。
恒大在大健康板块着重打造填补中国空白的养生养老拳头产品“恒大养生谷”,目前已布局12个,今年计划再新增15个,预计会员消费额将突破100亿,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预计2021年陆续开业。作为美国哈佛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布莱根医院在境外的唯一附属医院,博鳌恒大国际医院也已正式开业。
第三则是向高科技的转型。
恒大在高科技行业的布局力度也超大。其中,许家印大手笔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尤其引人注目。
汽车行业是仅次于房地产行业的第二大行业。过去,市场一直被外资品牌占着,这是国人心中的痛。
想在欧美已经打磨百年的燃油车上一较高下,我们机会不大。但新能源汽车却是个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
许家印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拼命加码新能源汽车。
跟其他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不同,恒大选择了更深度的产业链切入方式——
入主瑞典NEVS、与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Koenigsegg组建合资公司,获得强大的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入主卡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技术,拥有行业前三的动力电池产能;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已达到量产并在国际广泛应用;恒大还入股了广汇集团,拥有世界最大汽车销售渠道——目前,恒大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建起集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轮毂电机电控、销售渠道网络为一体的世界最先进的完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闭环。
此前,有不少人对恒大造车持质疑态度,认为许家印是汽车领域的门外汉,业内人士还一直强调,“汽车不是用钱堆出来的”。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对,第一,许家印在地产和足球方面也曾是门外汉,但他正是凭借着地产和足球,登上中国首富之位;第二,造车不能仅靠钱,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资金显然是当前新兴造车势力最大的痛点,要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种种瓶颈,资金实力必不可少,而恒大不差钱,否则绝无可能在短短半年内构建起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而且,除了有钱买买买整合产业链之外,恒大还有有诸多优势。比如,管理。许家印表示,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企业管理。恒大这些年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企业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形成了从严管理、奖罚分明的管理文化,以及非常强大的执行力。
以上可不只是耍嘴皮子功夫。在大部分造车势力量产遥遥无期时,恒大已经宣布首款电动汽车将于6月在天津基地投产,未来还将开发并推出涵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华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产品。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就能为恒大贡献业绩了。
除了贡献销售业绩,新能源汽车的投产,还将改变恒大的估值逻辑——恒大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龙头产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而非一家单纯的地产公司。目前,新能源车企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均获得认可,估值远高于房地产开发等传统企业。以比亚迪为例,其市值折合人民币为1167.6亿,静态市盈率约为54倍,而目前恒大的市盈率不过8倍左右。未来随着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逐渐成熟,全产业链战略优势进一步发挥,其估值模式有望向新能源车企靠拢,冲刺万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