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权威发布《2018上半年品牌房企销售业绩排行榜》。根据榜单显示,碧桂园、恒大、万科位列前三甲,销售额均突破3000亿元,其中碧桂园以4136.8亿元的销售额独领风骚,也是此次榜单中唯一一家销售额突破4000亿元的房企。
在这份榜单中,河南本土房企表现亮眼,建业、正商、和昌、康桥、鑫苑、绿都纷纷入围,其中建业以310.4亿元的销售额排行42名,正商以193.6亿元位居第63名,和昌、康桥、鑫苑分别以135.9亿元、129.5亿元、118.1亿元挺进100强,绿都以95.2亿元位居110名。
详细榜单排名如下 ↓ ↓ ↓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在各地的销售监测数据、企业已经发布的业绩公告,并参考本年度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城市或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一、榜 单 解 读
1、138家企业跨越50亿门槛,市场份额达76.4%,7家房企超千亿
2018年上半年,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较去年增加12家;合计实现销售额49743亿元,平均销售额361亿元,同比增长25.6%;市场份额提升15.2个百分点,达到76.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图:2018上半年50亿房企数量及销售额变化情况

2、中间阵营加速奔跑,200-500亿企业增长迅猛
2018年上半年,伴随城市群产业吸聚力的凸显,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品牌房企加大推盘力度,实现销售额与销售面积的双增长,其中超级阵营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第二、三阵营增长最为迅猛,加速规模化。
表:2018上半年50亿房企销售业绩格局分布

分阵营来看,强者愈强态势明显。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7家,销售额增速为32.5%,规模化优势持续凸显,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分别突破了四千、三千、三千亿大关,逐步拉大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行业寡头初现。
第一阵营(500-1000亿)共20家,较去年新增13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0.0%,该阵营的企业聚焦城市群、精选三四线加速全国化布局,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以高周转实现销售额迅猛增长。
第二阵营(200-500亿)有33家企业,销售额均值为309亿元,同比增长67.8%,是发展最为迅速竞争也最为激烈的阵营,做精产品与做优区域为其保驾护航。
第三阵营(100-200亿)有47家,较去年增加4家,平均销售额为135亿元,同比增长61.1%,凭借加大深耕区域的拿地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第四阵营(50-100亿)销售额与去年基本持平,有31家企业,较去年减少8家,该阵营企业发展分化明显,部分优势企业成功晋级100亿阵营,但同时该阵营企业受全国布局以及发展迅速品牌房企的竞争压力较大,未来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3、品牌房企销售目标积极,平均已完成48.1%,部分企业制定中期目标锚定阵营升级
2018年,“规模战”已成共识,重点品牌房企目标积极,增速平均达到41.9%。除万科、碧桂园明确表示不设定目标外,恒大目标定在5500亿,融创、保利、绿地剑指4000亿,龙湖、泰禾期待突破2000亿,其中泰禾预期增长率高达98%;阳光城、正荣等誓破千亿,目标增长超过40%;华润、中海、龙湖等目标相对稳健的企业也预期20%以上增速。
图:2018上半年重点监测品牌房企销售目标及完成情况

从以上企业目标完成率来看,大部分房企上半年完成40%以上。中梁、正荣等7家企业上半年把握合理的销售节奏,完成50%以上,全年目标达成得以保障;另有13家企业完成40%以上,目标锁定性较强。按目标设定的态度区分,激进、稳健、保守的三类企业平均完成率均在45-51%之间,可见品牌企业基于整体战略和可售货值规模来制定目标,较为理性。
图:部分品牌房企2020年销售目标及较2017年业绩增长率

部分房企提出2020年的小目标,彰显阵营突破的决心。恒大提出到2020年总资产达到3万亿、销售规模8000亿;世茂、中海、中南置地目标在2020年达到3000亿以上,世茂2020年将分设30个地区公司,各分担150亿销售任务,中南置地更是提出三年后进入行业十强的理想。中型企业多以千亿为目标节点,期待向更高阵营实现突破。
二、业 绩 解 读
1、二线城市仍是销售业绩主战场,“人才战略”催化市场走热
图:代表房企各等级城市销售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公布,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房企把握市场需求和结构性机遇,销售规模同比增长30.7%。代表房企凭借低成本全国化布局及刚需、改善型为主的产品,在市场波动中拥有更灵活的调整能力。部分企业抓住了本轮由一二线逐渐蔓延至三四线城市的需求释放机遇,同时重新定位品牌战略,以业务重构带动定位升级,从而推动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如万科、龙湖、绿城、融创等;亦有部分企业搭乘金融资本双翼,快速增加土地储备,凭借充足的货值实现销售业绩的爆发,如融创、旭辉等。
二线城市仍是房企业绩主动力,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上涨明显。自2017年以来,重点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吸引人才加速向城市聚集,进一步催动楼市需求走热。华夏幸福、富力、雅居乐等房企抓住二线城市销售契机,加大在青岛、沈阳、武汉、无锡、重庆、西安等二线城市的销售力度,二线城市销售业绩同比增长19%。一线城市受调控政策影响,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1.9%,三四线城市主要受一二线城市的需求外溢影响,销售业绩大幅上涨,同比增长45.2%。
2、唯快不破:高周转加速规模化,“新渠道+新IP”创新营销模式
(1)“标准化+专业化+新技术”助推高周转,强激励调动全员积极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周转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放大市场不确定性下的资源变现效率,还可以降低不同层级的城市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2018年以来,房企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提升流程的标准化、管理的专业化、以及施工环节的精细化,在保障房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周转速度,如碧桂园在原有“456”高周转模式下提出“拿地后3个月开盘”,将开盘周期降低一个月,是在其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内通过工法、管理、技术和材料等方面全面提升开发速度。
图:高周转与奖励机制双因素拉动销售

同时,房企通过实施合伙人项目跟投制度以及加大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把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全流程拉动销售,如荣盛、蓝光、保利等企业在2017年底先后出台项目跟投制度,2018年泰禾员工持股计划筹资上限上调至5亿元,融创从公开市场回购不超过5%的股票进行股权激励等。
(2)全域营销打造矩阵式传播,“新媒体+新IP”提升营销效能
2018上半年,房地产企业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谋求与新时代元素、新常态市场特征相吻合的创新营销模式。1)打造全域战略。全链接、全覆盖、全融合的矩阵式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转化率。如碧桂园利用微信等自媒体,玩转财经、娱乐、科技、扶贫等多个领域,建立起高效自媒体跨界传播矩阵。2)占领新渠道。房企利用抖音、快手等最流行媒体